理论纵横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理论纵横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 2020-10-09 19:05:31   作者:白显良、翟玉华   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浏览次数:

白显良 翟玉华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在“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时,既从总体上指出了所有学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又分别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目标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这一重要问题的明确回答,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科学性

 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新规定、新定位。如何理解这一崭新定位,如何看待这一创新论断,有必要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思政课建设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等几个方面予以系统审视,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时代意蕴。第一,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在要求来审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对大学生铸魂育人的培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堪当重任、不负重托的“希望一代”“未来一代”,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这即是说,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理应构成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意见》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不仅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常态逻辑,还有其特别的时代意蕴。因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 透过这两个论断,不难得出“时代新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才干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基于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立德树人,必须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换言之,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既应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贯追求,也应是其在新时代的崭新使命。说它是一贯追求,在于任何时候高校思政课教学都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说它是崭新使命,在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第二,立足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审视。对于人才培养来讲,学校教育是一个相承相继的连续统一体,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关联。从人才成长发展的角度讲,小学、中学、大学构成接受教育的不同学段,其所接受的教育理应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也是这样,不同学段的教学相承相继、彼此衔接,理应“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2] 要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则必然意味着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既要相互区分,也要相互联系;既要各有侧重,也要整体育人;既要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也要彼此关照、相互呼应、同向同行。《意见》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其“重在”就是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上讲的,意在突出其与中学、小学的思政课教学的差异,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心和重点。《意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把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差异化的目标定位,凸显了不同学段思政课不同的目标侧重。可见,从大中小学思政课纵向关联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重要方面就在于侧重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第三,立足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来审视。开展好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遵循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规律,也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体来讲,德性情感的启蒙、社会规范的习得、道德品行的养成、政治常识的学习等,在中小学阶段就可以而且应该完成。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心智日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渐趋定型的阶段,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思想理论教育。这个阶段应该通过理论武装、价值引领等,解决好人生的“总开关”和“精神之钙”等根本性、深层次问题,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真功夫”。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特殊课程,其建设和发展无疑要在尊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抓住关键、把准方向。(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应通过透彻充分的理论讲授和深刻鲜活的教学开展,抓好理论武装这个关键,把握好价值引领的正确方向,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四,立足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规定来审视。高校思政课作为一类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同任何课程一样,教学的科学开展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属性的基础之上,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思政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思政课不同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课程是推动大学生“成才”的课程,给予大学生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侧重知识能力取向;而思政课则是推动大学生“成人”的课程,它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引领他们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侧重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思政课也不同于大学生所学习的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别的公共必修课,其教学培养指向的是大学生的德性成长,而不是别的方面。由此,从思政课自身课程属性的意义上讲,其教学开展就不能简单突出知识能力导向,不能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道明白,而是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要把握课程教学的核心使命,推动大学生沿着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成长。可见,提出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契合了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规定,把握住了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特质。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必然性

 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发展定位,有深刻的必然性。它既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思政课内在发展规律,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还是基于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所需。第一,是适应和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要求。审视当今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构成我们审视现实、谋划发展的时代坐标。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形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全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世界格局将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在世界舞台、国际格局中的角色、地位和影响将会有重大变化,还隐含着中国作为在世界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大国,是大变局的关键性推动力量。能否适应并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能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找准定位、顺势而为,能否借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契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直接关乎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的问题,理应站在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谋划改革、推进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看待,其根本点就在这里。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视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方向。第二,是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必然要求。如何审视新时代的思政课,《意见》还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当前,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百年复兴梦想即将实现的关键时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3] 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4] 我们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建设都充满着挑战和风险,需要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能担当、肯担当的人前赴后继,方能接续奋斗以达成终极梦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但对人才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渴求则是共同的。因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5] 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成为当之无愧的“梦之队”,才能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第三,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意见》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的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对大中小学阶段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区分和深化,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中小学一直都开设有思政课,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学段名称有所不同而已。长期以来,不同学段思政课之间的区分和联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使得现实中存在不少违背不同学段特点和教育规律的问题。在推进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过程中,“体现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差异性、关联性,实现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6] 越来越被明确认识并成为现实所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由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进行目标设置、内容安排的时候,都需要以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的特殊身心特点、成长需求、接受规律等为参照和依据,同时还要体现对前一学段的深化和升华。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新目标定位的确立,就正是对这一点的明确体现,是体现针对性、把握规律性的结果,是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必需。第四,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时代考验的现实所需。置身新时代,当代大学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长成才展才机遇,同时也被赋予了无比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可谓是“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与此同时,时代还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其复杂的成长发展环境和各式各样的考验,市场化、功利化、利益化、世俗化影响日深,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各种各样的压力不息。大学生虽总体状况向上向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实中精致利己主义者、庸俗迎合主义者、佛系青年、道系青年等并不鲜见,这些青年大多只关注“小确幸”,追求个人利益、个人自由,而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大使命和大担当,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面貌,也成为未来社会的隐忧。如何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对待和把握人生际遇?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如何引导他们在新时代更好地成长成才?这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高校思政课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立足时代、着眼大势,增强使命担当,让使命担当成为助推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不仅帮助他们确立在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发展道路和人生目标,而且激励他们以实现使命为人生大舞台,不做社会发展的“看客”,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急先锋”。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核心要义

 立足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无疑最根本的就是要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事业。除此以外,放眼世界,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有世界眼光、人类情怀,还应以自身发展引领和推动世界发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践行者。第一,担当实现国家富强的时代责任。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基础,是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也是推进世界大同的现实根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将一个积贫积弱之国变成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征程上取得了非凡成就。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P70 向着实现国家富强的梦想渐行渐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国家富强还需接续奋斗。(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引导大学生担当国家富强的时代责任,理应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追求。具体来讲,既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引领大学生在情感认知上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又要激发大学生的强国之志,鼓舞和激励大学生立新时代的鸿鹄之志,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不懈奋斗者;还要引领大学生的报国之行,引导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成为各行各业奋发有为的劳动者、建设者、贡献者,也要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创新者和引领者,在实干中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第二,担当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民族振兴,是饱受屈辱磨难的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渴望实现的梦想,也是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核心要义。民族振兴,从历时性角度强调要重塑中华民族新的辉煌,从共时性角度强调中华民族要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者能够伴随国家的快速稳定发展而逐步实现,后者则需大批有志之士付出更多心血和努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振兴之梦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既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的阻挠与破坏,同时也面临自身发展存在的一系列新挑战新问题。为了在不远的将来顺利实现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民族振兴梦想,迫切需要新时代有志青年的担当和作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定位的应有之义。具体言之,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使他们不因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而安于现状,也不因现实生活存在不如意的地方而牢骚满腹;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使他们能够以贯通的历史视野、开阔的国际视野从不同角度辩证审视今日之中国,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还要彰显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激励他们担当作为,以切实行动为解决现实问题、塑造良好国际形象作出应有贡献,真正成为实现民族振兴的接力奋斗者。第三,担当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重托。人民幸福是每个公民最真切最现实的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一以贯之的奋斗方向,是中国梦的最终归宿。进入新时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显著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突出,亿万中国人民正大踏步行进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仍然存在不少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构成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幸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凝聚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其中尤其要调动代表青春、活力、激情和能量的中国青年的力量。由此,担当人民幸福的现实重托理应成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题中之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理应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民观为基础,使他们对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认知、高度的重视;以促使大学生涵养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关键,使他们长存敬民之念、长葆亲民之情、常怀忧民之心、长立为民之志;以激励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旨归,使他们矢志解决影响人民幸福的难事难题,在为他人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过程中感受幸福,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第四,担当实现世界大同的神圣职责。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整个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作为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坚力量,理应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关怀人类的情怀,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治理难题和发展困境,推动人类实现普遍和平与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应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引导大学生担当实现世界大同的神圣职责,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各国共建共赢共享而不懈奋斗。具体而言,既要从宏观着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分析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刻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在推动世界大同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也要从微观着眼,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自身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职责和使命,使他们立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实践路径

 作为一类课程,高校思政课有其特殊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要充分将课程特性转化为育人优势,要将目标追求作为逻辑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借助透彻的学理分析、科学的价值引领、贴切的政治引导、深刻的实践体悟等方式,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融入侧重点不同的使命担当教育。第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增进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认知认同。思政课本身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学理性,教学中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 鉴于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应该也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些特性,并将其变为显著优势,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让大学生明白自身担负什么样的使命、为什么担负这样的使命、为什么要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等,增进对使命担当的认知认同。关于使命担当的透彻学理分析,要根据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及其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切入点来进行。但总体来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逻辑,坚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贯通的逻辑,坚持中国与世界相依存的逻辑,体现逻辑的力量,发挥比较的功用,展现思想和真理的魅力,切实讲清使命担当的内涵和内容,切实阐明使命担当的由来和意义,使大学生在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中逐渐增进对自身使命担当的认知和认同。第二,以科学的价值引领坚定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信心信念。突出的价值引领性,是高校思政课区别于高校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增强使命担当,也必须发挥价值引领的特性和优势,帮助大学生坚定对使命担当的信心信念。这即是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通过价值引领,不仅让大学生明白人人都应该担当使命,应该听党话跟党走,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且还要让他们有信心担当使命,并坚定一定要努力担当好使命的信念。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法让大学生由衷地认识到,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是担当使命的典范,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力量,人人都应敬仰英雄并树立争当模范、勇当先进的远大志向。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使命担当并非英雄模范的“专属”,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精做好,也是实现使命担当的正途,促使大学生将对党和国家、对社会的大使命大担当转化为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在理想与现实的融通中坚定担当使命的信心信念。第三,以贴切的政治引导激发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动机动力。高校思政课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大学生的特殊课程,有着鲜明的政治取向和政治导向,这既是其鲜明特征,也是其内在灵魂。有学者指出:“最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激情。”[7] 增强使命担当,可谓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的政治要求,要将这一政治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激情,并激发践行的动机和动力,就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政治引导。(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政治”往往代表权威,虽有极大震慑力,但却容易使人敬而远之。思政课教学若只注重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政治,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注重技巧和艺术,尤其能贴近大学生使其产生共鸣,用温度体现高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政治引导。以贴切的政治引导激发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动机动力,首先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如果自己都不懂要让学生懂无疑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都不信要让学生信无异于缘木求鱼;其次要求教学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艺术对接,既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回应社会热点、化解思想疑点、讲透理论难点,让大学生深入感受和体会理论的魅力、信仰的力量,又能客观真实地阐述和解释现实的“难点”“痛点”“堵点”等,将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激情激发出来,生发担当崇高政治使命的动机动力。第四,以深刻的实践体悟促成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落地落实。高校思政课,既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实践性,是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要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强化教学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最终要落地落实才有意义,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 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发展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同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既展现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又突出实践对理论的佐证和升华功能,使大学生将所学、所感和所用真正联系起来,在深刻的体悟中不断深化认知认同、夯实信心信念、激发内在动力,最终促成现实实践。由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实践教学,要借助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实践体悟,既可通过精心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门实践教学活动来实现,让大学生在现实实践中切身感受、探索和反思,也可通过在理论讲授中穿插鲜活实践案例来实现,让大学生在实践案例中找感觉、找体会、找感悟,内化使命担当,外化实际行动,促成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02(2).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6]高国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5).

 [7]陈蓓洁.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