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台 > 媒眼西大
西南大学精准扶贫的责任与担当: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结在农户家
发布时间: 2020-12-05 20:27:22   作者: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来源: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   浏览次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南大学发挥农科和教育特色优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守三农情怀,践行教育初心,怀揣科教扶贫和科技兴农时代使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3月,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等在重庆市石柱县黄连种植基地考察。

2019年12月,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前往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调研。

专家助力 苦黄连比蜜甜

——“石柱模式”谱新篇

 重庆石柱县人眼中普普通通的中药材黄连,在农业专家的眼里却是个重量级“宝贝”。以西南大学药学院李学刚教授作为首席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黄连大品种开发”在2017年底获得批准立项,落地石柱县。追溯西南大学与石柱县县校合作的十七个年头,校地不遗余力,不断将扶贫的“石柱模式”引向深入。

 一直从事石柱黄连产业的打造、黄连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的李学刚教授,迄今为止已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120多篇,申报技术发明专利38件,开发产品12个,申报黄连成果奖3项。正在进行的“黄连大品种开发”项目,预计将开辟黄连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推广面积不少于5000亩,带动逾1万农户增收,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100亿元。

 同时,西南大学专家还看到了黄连文化几百年生生不息铸就的特有生态系统,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田阡教授领衔组织申报的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重庆市首个申报成功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栽连必栽树,起连还山,永续轮作”是石柱连农祖祖辈辈的家训。黄连育苗要2年才能完成,之后搭棚移栽,连农遵循古制都会在砍伐的每棵树下搭建棚桩旁栽下一棵树苗,黄连5年才能收获一茬,种下的树苗基本成林,10年两茬后就不能再种黄连,要经过10年修复才能再种黄连,树木和黄连一同生长,还起到了给黄连遮荫的效果。20年树木早已郁郁葱葱,如此往复连农得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利用。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石柱黄连文化传承、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黄连产业功能拓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田阡教授的积极推动下,“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保护与发展专家咨询会暨第四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石柱召开,为该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奠定基础,进一步助推“康养石柱”建设,让苦黄连成为石柱百姓甜蜜生活的大事业。

教授上阵 贫困县有了“牛”产业

——“肉牛之都”成长记

 几年前全县肉牛存栏量不到一百头的重庆市丰都县,现在却已经成为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恒都肉牛养殖规模已居亚洲第一。这一变化都源于西南大学左福元教授的推动。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工程重点移民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存在山高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1998年西南地区肉牛养殖尚未起步,也没有适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肉牛品种,左福元带领的肉牛科研团队决定先从改良本地黄牛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当地人称左福元为“吹牛教授”。包鸾镇飞仙洞村2002年被选为南方肉牛改良科研项目试点村,引入了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8个世界优良品种,与本地黄牛实行杂交。“左教授不是吹牛,是真牛!”现年48岁的张升鱼说,他从贷款养3头牛开始,现在已经建起了存栏近200头的肉牛养殖场,一年收益达几十万元。

 2009年,丰都县引进了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大型企业恒都公司,完善养殖产业链,带领全县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左福元带领的主要成员有30余人的肉牛科技团队,涵盖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入驻重庆市肉牛科技专家大院,围绕肉牛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攻克了品种培育、养殖、牧草种植、饲料配制、粪污处理、疾病防控等系列科技难题。

 历经十余年,该团队筛选出适宜重庆及西南农区养殖的优良肉牛杂交组合,杂交肉牛平均胴体重达300公斤以上,比本地黄牛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屠宰、加工等技术将每头肉牛产值提升到三万元左右,相当于本地黄牛收入的4-5倍。该团队还为恒都公司设计规划了当时亚洲单体最大的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场,研发了一系列对标国际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应用推广。

 在科技带动下,丰都肉牛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天翻地覆的变化。2018年丰都肉牛产值超20亿元,全县从事肉牛产业企业34家,有肉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家。全县2018年共2.1万农户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丰都县,在西南大学定点扶贫县云南省昌宁县,中国魔芋协会会长、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张盛林研究员牵头开展魔芋产业发展和种植专题培训,培训村干部、规模魔芋种植户、产业示范户、魔芋加工业主、县乡农林口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等1500多人。依托学校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为加快昌宁魔芋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这样的培训,在西南大学对口帮扶地区已成常态。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帮扶工程,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为对口帮扶地区开展管理干部、企业家、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等全方位、多层次产业人才培训,提升科技素质。近年来,西南大学共开办农业创业人才培训、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等250余期,培养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32000余人,间接受益农民16万人。

师生下乡 脱贫一线“看”真贫

当好脱贫考核的“评估员”

 响应国家号召,西南大学成立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中心,由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带队参加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的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评估,以及中国科学院委托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中心同时承担2015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试评估(重庆),2016、2017、2018、2019、2020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2017年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2018、2019年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评估检查,涉及重庆、贵州、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海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宁夏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县。

 

2019年12月,2019年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湖北组启动,由西南大学组织实施。

 西南大学以精准扶贫评估为实践活动平台,将思政实践教育融入评估全过程,累计组织了6000余名学生参与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开展“三农”实地调查,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充分体会我国的制度优势,激发青年学生爱国、爱民、服务国家和回报社会的热情。西南大学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2019年扶贫开发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称号,西南大学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认可。

 同时,学校先后选派十余名优秀干部和教师,赴石柱、忠县、巫山、丰都等地挂职扶贫。落实面向农村专项招生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到农村基层就业等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为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前,学校承担的《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县教育脱贫攻坚“一县一策”工作指导方案》项目也获得了教育部领导批示。项目组历时17天,累计行程超过一万二千公里,赴西藏自治区6个地市15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并顺利完成了大规模深度调研任务。

 20余年来,西南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三下乡”共累计15万余学子赴乡镇田间、课堂、农户,开展主题宣讲、田野调查、科技支农、教育帮扶、留守儿童关爱、文化宣传、卫生知识普及、环境保护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教授学生18000余人,授课40多万课时,开展各类扶贫志愿服务活动510余场,课外服务26000个小时。

 树立小我融入大我,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一线,把助力脱贫攻坚的青春力量播撒在美丽乡村,西南大学在扶贫扶智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向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