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系列报道
【人才强校系列报道之七】植物保护学院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6-07 23:56:31   作者:李园媛   来源: 植物保护学院   浏览次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才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对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回顾“十三五”,学校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主动做好引智聚才,持续加强引育并重,全面团结人才,积极成就人才,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全面开创人才强校战略新局面。学校推出“人才强校系列报道”深入报道各单位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好思路、好举措、好故事,以崭新面貌迎接学校人才工作会议,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创新人才。

 

植物保护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党委领导、党政齐抓、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始终将“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学院发展靠人才”的工作理念贯穿人才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坚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调研,深刻领会,深远谋划,注重在师德建设、引育并举、搭建平台、激发活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矢志不渝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思想铸魂。长期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事业发展正能量。坚持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组织“四史”学习教育,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坚持机制创新,培植成长沃土。学院秉承“崇德尚学,务本致远”的院训,坚持营造“院兴我荣,院衰我辱”“我奉献,我快乐”的人才工作“共同体”环境;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将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适时树立样板和标兵,实行党员领导践行“一线规则”、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教师党员联系1名群众、团队PI负责、新进人才导师制等机制,形成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骨干带成员、老人带新人的人才成长“传帮带”良好氛围。

坚持引育并举,壮大人才梯队。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力度,以“总体规划、分类培养、个性发展”为工作理念,建立健全协同育才机制,以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目标,通过及时发现苗子、精准定位、科学施策,量身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积极落实领军人才、资深教授帮扶青年人才机制,通过开展教学科研技能培训、学术沙龙、工作交流总结等活动,帮助解决青年人才的实际困难,在教学科研条件、研究生招收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截至目前,已培育省部级以上人才2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7人,同时涌现出一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通过学校“聚贤工程”大力引进高层次目标人才,近五年引进含弘研究员1人、含弘博士后1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全职博士后14人等储备人才。

坚持目标导向,激发人才活力。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研究型学院是学院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助力双一流建设、培养“四大”(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新人、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更多重大学术成果是新时代植保人的责任和担当。学院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力建设国家一流植物保护专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和教学团队,狠抓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普通昆虫学》已获准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位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十三五”期间,学院以建立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争创大成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昆虫分子生态学创新团队“打头阵”,各团队PI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多篇论文发表在PNAS、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等世界知名学术刊物上,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3项。

近期,学院正在牵头策划组织学校重点布局的“2035先导计划”项目,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担当。学院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特色,与重庆市、四川省等多地政府和企业签订校地合作项目50余项,在重庆潼南、四川会理等地建设科技小院,持续开展柠檬螨害和烟草青枯病、线虫病、病毒病的绿色防控工作。持续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创造条件,聚焦国家重点领域、重大科技任务,大力推进国内外创新研究平台建设,联合国内外农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重大农业难题,让人才顺利迈进“世界舞台”。“十三五”期间,学院新建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南方山地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级科研平台培育基地等,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研讨会近10次,柔性引进6名海外高层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