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系列报道
【三下乡系列报道之三十一】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教育学部开展“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暑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7-23 22:51:19   作者:方璐瑶   来源: 教育学部   浏览次数:

为更好践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将教育学术研究与实践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反哺乡村教育的时代教育学人。7月3日至7月15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与促进会、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重庆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沧沟乡工作队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北碚区兼善文化课堂等单位,开展了为期13天的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暑期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寻根农耕文化:口述史资料收集

 7月4日至7月7日,实践团赴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口述史推进工作。实践团成员系统阅读项目资料,进一步深度访谈梳理口述史脉络,整理陈列馆内十件最具代表性和教育性农具的故事,为农耕文化教育口述史项目的持续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遇见最美大田:地方乡土文化考察

78日至7月15日,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大田村开展乡土文化调研考察与乡村儿童美育学堂活动。

为深度挖掘大田乡土文化特色与价值,实践团分小组展开调研考察,先后采访了村内乡贤黄意廉和太极文化传人谭克明等共计14位村民,收集了丰富的访谈音视频、相关手稿、珍贵影音图片等资料,对大田村传统古村落村史、农耕生产与种质资源、民间传统技艺与非遗、饮食与健康等地方乡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市公安局二级巡视员、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沧沟乡工作队队长杨成感叹道:“大田村被中国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传统古村落,古村落文化独一无二,是优秀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保存,目前我们正计划以文化振兴为重点,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此次驻村挖掘大田乡土文化,开展乡村儿童美育支教正是这一工作的有力体现。”

乡村儿童美育学堂:面向未来的乡村美育

本着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理念,立足乡村儿童可持续未来的教育原则,实践团综合学生需求、学科特色和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对来自大田村的20位乡村儿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分为学业辅导、人文、科学、艺术与体育综合课程五大板块,灵活安排五种课程,实行分阶段项目化学习。

期间,实践团将“寻找最厉害的TA”儿童美育项目式学习贯穿于五大课程之中,引领儿童用摄影、绘画、写作等形式,记录形成乡村儿童作品集,还与乡村儿童一起创作大田儿童村歌《我心中的大田》。

“我很开心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哥哥姐姐们都是很好很有趣的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大田五年级的胡凯小朋友说道,“我舍不得他们,希望他们下次可以再来。”

“这次调研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在走访和支教中发现问题,真正走进乡村,拥抱田野,亲近孩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相信这样的探索一直在路上。”连续参与三期社会实践的实践团成员杨婧感叹道。

实践团将在暑期继续整理调研资料和拍摄素材,产出《武隆沧沟乡大田古村落乡土文化调研考察报告》《禾荷大田》《最厉害的TA》等主题微纪录片等实践成果。

据悉,教育学部“农耕文化与乡村美育”特色社会实践活动自2016年至今已成功开展12期,持续引导数百名青年学子关注乡村、走进乡村、理解乡村,积极挖掘乡土文化并探索其教育价值,鼓励大学生关注乡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双向融合发展,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