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思践悟
杜彬恒:发挥科技创新潜能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3-30 16:05:49   作者:杜彬恒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科技创新是立农之本、稳农之基、兴农之要。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是制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瓶颈。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自立自强,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坚持藏粮于技,守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全面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积极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选育优良品种,大幅提高我国粮食生产单产产量。用现代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整体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综合效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着力打赢种子和化肥翻身仗,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确保牢牢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也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历史性重大贡献。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安全还存在薄弱环节,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压力很大、农业生产新生劳动力匮乏、人民群众对粮食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有些粮食种类依靠国外进口较多、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提升空间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予以解决。

 坚持用力于技,激活农村发展“引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科技创新是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支撑。新时代要继续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激活农村发展动力。要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建设乡镇区域综合服务中心。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持续改进农村饮水、用电、通路、通气、通讯、物流、金融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要建设美丽乡村,加强新型城镇建设和乡村规划,加强传统乡村风貌开发和保护,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完善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完善村民委员会建设,推动党务村务公开,提高农村治理效能,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稳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坚持取智于技,打开农民增收“金钥匙”。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要小康,关键要致富,千方百计让农民钱包鼓起来、身子直起来、精神好起来。要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在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经营,稳妥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等,培育打造农业名优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面貌。要满足农民精神生活新需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厚植淳朴乡村文化基础,努力形成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格局、科技发展新变革,用新思想引领农民、用新科技武装农民、用新方法培养农民,积极引导新生代热爱农村、投身农业,大力培育新时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围绕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推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发展,大力培育新时代农业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证和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