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思践悟
用好西洽会平台,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7-29 09:03:50   作者:重庆日报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7月21日至24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在渝举行,来自24个国家或地区、国内25个省区市的899家企业共赴这场全球性、国际化盛会。西洽会的成长史,是西部不断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也是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有力见证。市第六次党代会指出,要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如何用好西洽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重庆日报专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编者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朱涛

  对话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蔡之兵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苗壮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 汪锋

  用好西洽会

  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功能

  重庆日报:“陆海新通道国际论坛”是本届西洽会的一大重点。在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功能方面,该如何用好西洽会?

  蔡之兵:为了更好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功能,必须从“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方面同时着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西洽会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功能。作为当前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国际投资贸易平台之一,西洽会汇聚了西部地区和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辐射与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背景下,通过西洽会这一平台引领国内优秀企业“走出去”,有助于国内企业树立国际思维、对标国际标准、创造国际一流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西洽会吸引国外企业“走进来”的功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国内外产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我们要以西洽会为抓手,针对国内发展需求,对国际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发出邀请函并制定系统科学的合作政策体系,引导国际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联外通的功能。

  苗壮:要充分用好西洽会重要平台,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功能。首先要加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元合作。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共建“单一窗口”政府间联盟网络,加强生产性服务贸易及跨境电商合作。其次要深化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物流合作。探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综合运营平台和示范基地,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等中国西部城市的高效对接,打造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要加强金融服务和投资领域合作及通道数字化建设。加强绿色金融合作,支持通道可持续发展。搭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探索共建工业大数据创新与应用中心,共同培育大数据驱动型新业态。

  借力西洽会

  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

  重庆日报: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贸洽谈平台,如何通过西洽会,不断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推动国际国内产业链对接融合?

  蔡之兵:对西洽会而言,在平台功能定位与战略制定上,要以助推国际国内产业链的对接融合为重要目标。一方面,要加强与产业职能部门的深度合作,仔细梳理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产业链结构的发展现状与短板,并针对短板制定系统的产业链招商规划。要立足自身短板、坚持全球视野、遵循产业规律、引入一流企业,实现国际与国内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国内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制定精细化的国内外产业链对接融合方案与政策体系。在具体的对接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产业内部企业的技术实力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意愿。这就要求西洽会在产业发展阶段判断主要企业的技术实力、国内外企业合作的具体方式等方面制定更加精细的融合对接方案。

  汪锋:招商引资是西洽会的重要功能,从国际国内产业链对接融合的角度,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应注重几个方面。一是世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部分过去能够大量进口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存在断供的风险。提高国际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在于实现高附加值的核心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这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应作为西洽会产业链招商的重点。二是西部地区拥有较好的矿产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禀赋,实现产业链就近配套可节约大量的物流成本。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高水平承接东部地区产业链转移仍是未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传统的产业链招商主要关注于制造业企业,现代经济在制造业产业链之外还存在服务业产业链。推动西部中心城市为制造业提供金融、贸易等高水平附加服务,是西洽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依托西洽会

  打造开放合作新优势

  重庆日报:本届西洽会亮相的新科技夺人眼球。怎样依托西洽会,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打造竞争新优势?

  苗壮:建议以西洽会为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持续的科技开放合作。首先,构建开放创新格局。由成渝地区牵头、以西洽会为抓手,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承接跟进项目后续进展。其次,加强产业发展引培。要坚持合理布局、优化提升、协同联动的发展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鼓励各地合理规划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做好“差异化”和“融合化”的产业发展选择题,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助力形成区域发展增长极。

  汪锋:依托西洽会,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打造竞争新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用好西洽会平台增加基础研究成果的曝光度和社会影响力,使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基础研究发挥好科技创新灯塔作用。二是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极跟进科技项目落地情况,千方百计做好科创企业和科创项目的配套支持工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三是大力吸引科技工作者关注重庆服务发展。要利用好西洽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军人才优势,持续关注我市科技创新,开创科技开放合作新局面。

  重庆日报:本次西洽会还专门设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成渝两地该如何借力西洽会,推进改革开放共促共进?

  苗壮:一是发挥西洽会示范作用。本次西洽会成果丰硕,川渝两地应携手共进,基于已有成果,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税收优惠等连贯、互通的配套政策服务体系。同时以西洽会为开端,继续高标准承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大型会展,推进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二是加强高端人才储备。充分发挥西洽会的引擎作用,积极促进川渝两地高端要素引培的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利用已有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优势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密集优势,持续吸引高端人才。

  汪锋:西洽会是西部地区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成渝两地要利用好西洽会激发合作共赢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成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成渝两地在产业布局上应相向而行,互为补充,在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之间建设连绵的工业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成渝地区要用好用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赋予的政策红利,不断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