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思践悟
提升重庆城市人文气息 打造别样精彩的人文之城
发布时间: 2023-02-06 10:34:16   作者:重庆财经学院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升城市人文化水平。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也指出,提升人文气息,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加快打造人文之城。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如何着力提升重庆城市人文气息,打造别样精彩的人文之城?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现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着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

吴艳东

  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指出,要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其中,着力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全面提升城市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既是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

  以弘扬重庆红色文化为基底。重庆作为一座拥有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必须切实将重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要从全局出发推动重庆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文化资源开发的目标、重点、步骤和保障举措,将重庆文化资源纳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既要大力保护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等红色文化遗址,又要深度挖掘武陵山、四面山、金佛山等蕴含的文化资源,提升重庆文化竞争力和美誉度。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要紧紧围绕“江山”和“红色”开展,有效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要着力打造重庆抗战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核心区,把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有机结合,将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结合起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重庆文化产业品牌。三是坚持转化创新,激发文化内生活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必然之举。要按照“举红色旗、打文化牌”的发展思路,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根植于城市发展中,将重庆文化资源以创新性的方式呈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推进解放碑—洪崖洞、大礼堂—磁器口、缙云山—金刚碑等蕴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不断加快城市文化场景数字化,有效提升重庆的文化品位。

  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要加强重庆精神文明创建,着重在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主题活动为抓手,立足重庆实际,通过打造“理论麻辣烫”“文明农家乐”等特色品牌,建立“婚俗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开展“农家好故事”微访谈等多种形式,优化活动载体,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二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一批文明创建工程。要以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文明实践有力有效。三是着眼于制度抓创建,为常态长效提供制度支撑。在全国文明城区建设中,重庆应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配备专门工作力量,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健全暗访随访、联席会议、问题通报等制度,加快建设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推动创建网络化、工作台账化、档案电子化、考核自动化、管理精细化,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实现常态长效。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的目标指向。一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办好重庆市金秋书展,做好“书香重庆”年度好书推介,支持区县数字化图书馆、实体书店建设,让全民阅读风尚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利用好重庆红色资源、地域文化优势,借鉴“鹅岭贰厂”改造的成功经验,推动电影取景地文创公园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影视产业新高地。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举办广场舞展演、舞台艺术专项比赛等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生活。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宣传宣讲、志愿服务、价值培育、文明养成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三是加快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快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抓好“红色三岩”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打造一批体现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人文地标。提档升级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向“国家一级馆”标准迈进,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建设“书香重庆”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刘小侨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精神、提升城市人文气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全民阅读进入了新阶段,这意味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需求导向,加强高质量精神文化供给,探索优质内容供给侧改革,涵育阅读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加快打造人文之城。

  增加有效供给,专注提高内容质量。提高全民阅读内容质量,是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重庆城市人文气息的重要手段。要以位居全民阅读链条上游的重庆各大出版社为主力军,增加有效供给。管理上,一方面,依据《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对传统出版单位和各类网络文化创作生产平台建立健全跟踪推进机制和全流程质量管理机制等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全民阅读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阅读内容以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同时,完善对文化创作内容的动态监督审核机制,引导和规范全民阅读健康发展,巩固提高纸质版、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内容上,以精品主题出版为抓手,最大限度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除了发掘梳理重庆历史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积淀,努力推动巴渝文化创造性转化,还须出版推广中央编译局和重庆出版集团合作的《马克思画传》和《恩格斯画传》等蕴含学理、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评估上,基于需求侧大数据研究和重庆全民阅读指数评估调查,将“书香重庆”品牌的内容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照,完善全民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寻找需求漏洞和供给不足,评估全民阅读发展水平和发展阻碍,因地制宜地推出适合全民阅读的服务体制机制。

  去掉产能过剩,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在补齐“精”“质”的短板后,须进一步“去”过剩产能,实现全民阅读的优质内容产能发展空间扩大化。一是明确出版单位内容建设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规划,避免阅读内容大量同质化,集中力量办好优质栏目、打磨优质文艺作品,助推重庆出版单位荣获更多的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打造符合重庆人民阅读需求的高品质城市阅读榜单。二是加强党建引领文艺群体工作,坚持团结使用和培养管理并重,积极开展重庆编辑技能大赛、“渝出版”项目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重庆各类出版单位编辑队伍的“四力”。三是建立完善准入和退出渠道,准入上,鼓励保护文化单位和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文化创作表达和文艺作品多层次开发,立足重庆特色,挖掘区域资源,横向拓展多元化、灵活化的准入渠道;退出上,加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执法监管和打击强度,对同质化严重的内容限期整改,对部分脱离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文艺作品逐步淘汰,实现地方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助推阅读内容的质量效益提升,原创精品不断涌现,丰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促进结构升级,科技赋能全民阅读。结构升级是实现全民阅读优质内容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长期性、全面性的工作任务。面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阅读环境,依据重庆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全民数字化阅读倾向明显,网络在线阅读、手机听书、视频讲书等方式成为新的阅读选择。主动适应科技赋能阅读方式和内容更便捷、更广泛的特点,将促使优质内容不断地细分化、个性化、互动化、集成化,而其结构升级也亟须适应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分层分类的优化途径实现结构升级。具体而言,就优质内容的专业程度来看,可分为科学专业类、知识普及类和通俗娱乐类等,跟进各层级优质内容的更新率、阅读率,建立完善相应的内容质量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的知识深度与重庆人民阅读需求的适配度。就优质内容的受众群体来看,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优质内容的需求程度和要求不同:党员干部、科研人员等专业人员更关注优质内容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广大群众须满足其基本阅读需求,保障其正当文化权益;农村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儿童等未成年人群体更须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开展“渝城e站阅读”“蒲公英梦想书屋”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通过借助用户画像、大数据等科技赋能,实现优质内容更加贴近、服务不同专业层级和类别群体的读者,推动优质内容满足重庆人民阅读的新期待,进一步树立和提升“书香重庆”形象、打造和唱响“书香重庆”品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心,本文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项目:PY2021095成果)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重庆建设

吴成国 梁宏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滋养,是一座城市的根和灵魂,彰显城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重庆建设成为一座“承千年文脉、筑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文化强市,以文化软实力赋能新重庆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把新重庆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形成建设新重庆的强大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建设新重庆,既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彰显着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价值表达,是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是汇聚民力的强劲引擎。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红色资源,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新重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重庆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新重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建设好向上向善、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筑牢建设新重庆的精神之魂、文化之根,汇聚起建设新重庆的澎湃精神力量。要用好重庆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把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高尚纯洁的道德风范、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等红色基因注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要从红岩精神中汲取建设新重庆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全市人民不负先辈挥洒的血与汗、不负重庆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涵养重庆人民“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敢作敢为”的个性品格,激发建设新重庆最持久、最强大的内生动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育建设新重庆的时代新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新重庆,开创新伟业,关键在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精准把握坚持理论指导、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路径指向。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时代新人的立德修身,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贯穿始终,从中领悟精髓、把握真谛。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过程,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阶梯式推进,发挥“思政小课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有力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将其融入文化课程中,与文化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构建形成“大思政课”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从日常点滴、细微之处做起,在“社会大课堂”中,把教育阵地“用”起来,把红色基因“传”下去,把核心价值观“树”起来,培育担当新重庆建设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重庆的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弘德立法工作,坚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结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融入法治重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规制度。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重庆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融入新重庆社会治理的关键处、要害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惠民服务工程,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弘扬正能量,唱响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主旋律,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形成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效能。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重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向往的美好生活内在关联,直观具体、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在生活中领悟,入脑入心入行,内化为建设新重庆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建设新重庆的行动自觉,使之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评价标准。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以“数”为擎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张文博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十四五”时期是重庆建设文化强市、构建西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高地的重要阶段,要以重庆文化资源与地域特色为中心,把握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作用机理,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业态、产品创新、传播方式等数字化,构建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以全市文化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重庆文化资源数据平台。遵循重庆“一区两群”发展布局,基于文化数据收集、分类、处理、加工、存储、呈现、传播等领域,以分类管理、个性输出、全面分享、高效搜索等为导向,支持重庆文化产业园区、文化贸易基地、文化街区、图书馆等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重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集聚与保护,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基于数字资源平台的整合与统筹功能,实现重庆区域内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的联动,持续推进以两江新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临空数字文创产业集群等为引领,带动区域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文化产业链上下游良性对接,形成“智能采集—特色制作—精准传播”的数字化文化产业链条。

  壮大文化数字化市场主体。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同构共生,市场主体是连接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驱动市场主体进行数字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形态、规模、机制等层面的转型。重庆文化市场主体分布于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图书博物业、旅游业、创意设计业、广告业等,推动数字赋能,基于优质资源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重庆数字文化龙头企业,形成引领作用,加快其他领域骨干文化企业数字化布局转型。依据政策优势,扶持重庆中小微文化企业,鼓励形成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发挥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示范效应,支持数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众创空间、文化创意园区、区域高等院校及研究所等数字文创孵化平台的建设,壮大数字化文化载体平台。持续推进构建重庆数字文化产业“三级梯队、十四集群”发展的格局,以产业市场主体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创新,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文化产品是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市,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财富,以高质量数字文化产品引领文化消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精神文化需求。一是持续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与传承,加强对“红色三岩”的数字化保护,并通过数字技术的扫描、再现、修复等保护全市遗址、遗迹、遗产资源,加快实施石窟寺保护展示精品样板工程,着力提升三峡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促进全市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二是依托綦江农民版画、铜梁龙灯、乌江船工号子、秀山花灯、土家族摆手舞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基于数字技术实现“虚拟共生”,将创作延伸至云上拓展,提炼和创造具有重庆文化特色及原创IP的数字化文化产品,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创建。三是推动文化产业跨区域协作,建立以巴蜀文化为纽带的数字化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川剧、蜀绣、石刻等同源文化,深入挖掘两地酿酒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等的价值内涵,深耕文化标识,以数字化为驱动持续推进沿江文化遗产价值转化与创新,建设长江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带,形成跨区域数字化产品保护与创新的闭环。

  形成文化数字化传播合力。以数字技术驱动区域能级发展,形成“整体谋划、区域统筹、精准传播”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建立媒体资源互通、互享、互建机制,促进数字文博、数字图书、网络游戏、影视戏剧、舞台表演等形态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重庆数字文化品牌,扩大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重视数字化衍生的文化消费新活力,持续推进“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传播”的全民参与新业态,激活全市文化产品互动、协作动力,形成官方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传播联动,为全市文化传播提供强包容、高开放的传播环境。基于数字创新探索对外传播机制,以“数”为桥保持跨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传播深化,吸引优质文化资源,提升重庆对外贸易水平,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的共同推进,贯通现实与虚拟空间,持续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对外合作,开拓文化传播优质资源,推动形成文化传播新格局。

  (作者单位:重庆财经学院,本文为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NDYB5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