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 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董小玉教授点评今年高考作文受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2019-06-08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67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我校新闻传媒学院董小玉教授第一时间对2019年全国高考第二卷的作文进行了分析点评,被众多媒体广泛转载,引发社会热议。

据悉,董小玉为我校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讲的写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的经典导读与欣赏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她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连续十余年参与高考作文点评,其点评文章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网、凤凰网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转载,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2017年点评的高考作文《追求志向高洁的情怀》网上点击量达300多万。

以下是董小玉教授对今年高考作文的精彩点评。

回望与远眺:中华青年的时代宣言

——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第二卷点评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依然是全国卷,题目是根据五个任务选择一个写作。这五个任务都体现了历史的厚重、现实的指向以及未来的眼光。五个任务蕴涵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大语文观。它启迪我们语文学习、写作话题不能窄壁化、空心化,不能关起门来,一味死读书,而要具有历史的眼光、社会的思考、未来的远眺。

这五个任务都要求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意即要融入当时的历史场域与现实社会来认识过去、谈论现实,而不能隔岸观火,做冰冷的评判者。这次作文体裁较为多元,如演讲稿、书信、观后感。 如何选择话题呢?要选择你感兴趣、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话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语境、社会进程、未来前瞻进行回望与远眺。下边是每个任务的具体切入:

一、19195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考查考生的文体意识与历史常识。

回溯五四运动的文化历史。可从救亡图存、民主科学、文化启蒙、外争主权、反帝反封建等角度立意,还原一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具体历史事件,阐发爱国情怀,张扬五四精神,表达个性追求,凸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掌握演讲稿的特点与要求。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稿这种文体要体现现场感,若要写得出彩,清晰的演讲主题、明晰的逻辑线索、富有感染力的口语化表述缺一不可;还需调动想象,运用细节刻画、环境描写等手法,引发情感共鸣,达到演讲效果。

二、194910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给家人写信。

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与文体知识。

用想象描绘开国大典的壮观。描绘开国大典的宏大场景、欢庆气氛,人民当家作主、喜气洋洋的精神。作为新一代的“00,考生对于开国大典的了解只是从历史书籍、影像资料、或者长辈口述得来的。所以,发挥合理的想象、细致的描写、充沛的情感都是还原当时场景的关键因素。

掌握书信的写作格式与要求。要关注“写给家人的信”的题干要求,描述与感悟均用第一人称展开,称呼、问候语、落款、日期等书信格式均不能丢。还要具备交际语境下的对话思维,在写作过中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关切之情等。

三、19799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考查考生的历史情怀与文体知识

理想抒发与未来的憧憬。 “开学典礼后的书信”偏向对踌躇壮志的表达与理想的诗意抒发,以及未来的美好眺望。新鲜的人物、事物、场景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着力点,还可以辐射时代背景,将时代政策、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相联系,阐发对“科学春天”的美好愿景,忌脱离现实,空喊口号。

回溯历史进程、联系现实思考。考生既可以基于改革浪潮的背景,阐发内心的鸿鹄之志,也可以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达对历史的肯定;还可以通过描写周围同学、老师、学校的新面貌等,透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无限生机……新起点、新感受、新视野、新精神等。

四、20194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存高远,昂扬奋进,青春勃发。可以结合“青年理想”“青年信念”“青年追求”等,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鲜活材料,畅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高远理想与伟大志向。

抒发热爱祖国之情。聚焦爱国主义、爱国情感、爱国意识等,扩散思维,拓宽视野,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追寻爱国志士的情怀,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中践行爱国主义,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时代责任等,都可成为考生思维的出发点。

勇于砥砺向前奋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考生可用“奋斗”作为关键词,从“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奋起,承受捶打,砥砺前行。

五、20499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明确写作体裁。标题写给XXX的慰问信或者"xxxxxx的慰问信"。正文:简要讲述原因,背景,提起下文;叙述事实、表示慰问或学习;结合形势,表示愿望和决心。署名和署时:右下角先写姓名,再写日期。

内容要具体真实。慰问对象为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考生可聚焦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精神,表达敬佩之情。如钱学森的爱国精神、袁隆平的科学精神、杨善洲的艰苦奋斗精神等,并结合自身实际,表明向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学习的态度、言语以及做法。

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慰问信重在情感的表达,以情动人,文质兼美。考生可根据平时的文学积累,引经据典,润色语言,增强情感的表达。

历史与现实不能割裂,这五个任务意即五个话题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历史,它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有利于凝聚国人的力量,鼓舞人们昂首挺胸地向前迈进。

(新闻传媒学院供稿供图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