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
键之年。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全国“两会”在春的序曲中拉开帷幕。
全国政协委员、学校副校长温涛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
数学与统计学院陈贵云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
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为民愿发声,为发展献计,
赴京出席盛会。校园网将根据媒体采访报道情况,推出“两会传真”
专题,分享学校代表、委员的“声音”,聆听新时代民生的福音,共
同期待美好愿景的实现。
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谢德体代表:敢为人先 保持创新思维锐气
——转自《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3日 08版)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思维更是我们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让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就要从作物品种选育、土壤肥力培育、科学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思考与创新。
此外,要培养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学生,使之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就必须在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野外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教育引导学生敢争第一、不甘人后,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
谢德体:绿色发展 “三农”前景灿烂
——转自《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4日 09版 报道)
3月4日,光明日报两会特刊-生态文明建设篇刊发《可爱的中国——代表委员畅谈中国七十年辉煌历程》,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受邀采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18%以上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绿色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如今,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初步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收集处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提前3年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2017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5,2018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扩大到3000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5.3%。调优品质结构后,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过去7年年均减少贫困人口超过1300万人。
谢德体:长江保护立法刻不容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19年03月02日报道)
作为长期关注环保领域的一名学者,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今年准备提出关于长江保护立法的建议。
谢德体介绍,目前长江保护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立法能够遏制长江水污染加剧和生态退化的态势,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确保长江饮用水质和生态安全,让长江经济带得以可持续发展。
谢德体建议,长江保护立法应强调保护优先、合理开发、预防为主等原则。同时,长江保护立法要注重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建立生态保护利益补偿条款。特别要突出三峡库区的重点保护。
(资源环境学院刘星整理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