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禾下乘凉梦”“造福世界梦”的袁隆平,把杂交水稻带到了非洲,种遍了世界。
近日,在袁隆平曾经就读的重庆西南大学,一群留学生来到他手捧稻穗的塑像前,送他最后一程。
来自赞比亚的吉夫特是寄托哀思队伍中的一员,他的国家广泛种植杂交水稻。多年来,袁隆平推广的杂交水稻一直助力非洲国家发展生产性高且适应性强的水稻种植。
吉夫特对袁隆平的最初印象,便是来自当地电视媒体对他各项研究的报道。到中国后,他对这位老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袁隆平的研究不仅造福中国,也造福了非洲如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样粮食问题严重的国家。
袁隆平的去世让吉夫特感到痛惜,他特地为袁隆平写了一首歌,表达惜别之意。歌词写道,“一路走好,人民的英雄,民族的英雄。”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在赞比亚的文化里,我愿意称他为人民的袁爷爷。”吉夫特说,这首歌将在赞比亚的网站上首发,让当地更多人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西南大学师生缅怀袁隆平院士。新华社发 秦廷富 摄
2017年,平安从喀麦隆来到中国。一次在饭桌上看到了米饭,身边同伴就给他讲起了袁隆平的故事。后来,平安来到西南大学求学。
“我知道他是西南大学的校友,所以我读了一些关于他的书,了解他以前做过什么,我很想了解他。”平安说。
平安认为,袁老的研究造福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他生前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去世后也会长存于人们心中。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开办的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上万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为世界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赞比亚留学生吉夫特为袁隆平创作的歌曲手稿。受访者供图
“我们国家新版20000元纸币上印的就是杂交水稻。”来自马达加斯加的余浩然说,那是当地最大面额的货币。
家里务农的他从小就听父亲讲起袁隆平的故事。如今家乡的人已经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选择了产量更高的杂交水稻。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农业国家,我们的主食也是米饭,杂交水稻的推广为马达加斯加做出很大的贡献。”余浩然说。
老挝的留学生维赛说:“他的一粒小种子,造福的是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