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融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 台 > 西大融媒 > 正文
玉兰访谈 | 对话优秀学生标兵刘泽夷
发布时间:2020-11-22 17:13:00   作者:玉兰新闻社   来源: 玉兰新闻社   浏览次数:

  走出校园,获取更广阔的视野,会有何体会?端正心态,钻研更深刻的工作,又需要怎么做?每一个心向科研的人都会有类似的疑问。科研路上遇到问题和阻碍的时候,坚定自己的内心的同时,多去和经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进行交流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走出困境。


  11月19日,玉兰新闻社邀请到学生标兵、本科四年级学生刘泽夷同学,采访他在访学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学术科研的体悟。他不仅成绩优异,获得多项奖学金,在创新、科研、学术等多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


  1、走出校园开阔眼见,收获如何?


  刘泽夷的多次访学交流让他深刻体会到交流、开放的重要性。


  记者:学长,其实答辩那一天我去到了现场,也离你的座位很近,当时我就比较关注你的应答,也确实是非常欣赏你,所以我们决定首先对你进行一次采访。我在关于你的资料里了解到你去过很多高校参加过学术交流和访谈,那么你觉得在这么多的交流和访谈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泽夷:最大的收获是能看到很多学校、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模式,这些更新的东西可能是在我们学校校内包括在北碚都接触不到的。并且我还能在交流与访谈中见识更多优秀的人,汲取他们身上的特点,从而让自己也更加全面,更加优秀。我认为去其他高校的访学其实就是一个见识世界的过程,提取应该学到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我想这就是交流与访谈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吧。

  记者:你在其他高校、地区看到的更新的东西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呢?


  刘泽夷比如他们的模式会更加多元化,他们的交流可能会更加地开放。我们地处北碚,单独位于一个区内,交流相对不如其他高校、地区方便,加上一些工科类的客观因素,导致我们的交流没有他们那么丰富。其他区域在这个方面已经建设得比较成熟了,比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还有清华大学,他们每段时间基本都会开展小组内部交流或是邀请外校老师进行交流。我们学校在对外交流这方面相对会有所贫乏,但是也在和其他高校地区相互学习。

  2、如何看待自己印象深刻的一项工作及其前景?

  刘泽夷一贯对新的、尖端的科研项目充满兴趣。他也非常看重科研工作的实用性与探索前景。


  记者:学长,我们注意到你拿到的奖项中创新创业、科技创新类居多,特别是我注意到你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最终提名,真的非常优秀。同时你也发表过许多文章,参加过许多比赛,其中有没有哪一项是你最喜欢或者最记忆深刻的呢?


  刘泽夷: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基于不同位置的脑区去进行信息融合的工作。那个工作的最终意义是可以通过监测不同脑区的脑电波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能融合信息得出结果,识别目前车辆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我对这个工作记忆深刻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开展一个具有未来应用价值的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关于脑电波信号的一些知识。它对我未来的工作也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我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也感到比较舒服,比较兴奋。

  记者:那你觉得这项工作的应用前景会是怎样的呢?


  刘泽夷:因为毕竟我们做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题。一个项目的落地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所以我不能说这个工作一定会有应用,只能说我们这一部分的理论探索有其前景。

  3、如何看待竞争与压力?

  谈到自己访学清华的经历,刘泽夷表示,在更广阔的天空,优秀的人不在少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记者:我们了解到你曾去过清华大学进行访学研究,期间有没有什么令你记忆犹新的故事?


  刘泽夷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辈之间压力很大。我所在的小组内高考中各地区的佼佼者非常多。与他们相处,我既感到兴奋,又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在这期间我也见到了其他学校保研过去的学生。这种压力是我在校内很难真切感受到的,他们在组对上思路特别敏捷,转换思路也很快。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方面。这种压力让我感受到我与同辈之间还是存在差距,但是我也会慢慢弥补这些差距。这次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就像前人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我知道我还需要继续往下学习,根除了我可以止步的想法。


  记者:更广阔的平台也让你得到了更广阔的视野,所以你觉得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对吗?


  刘泽夷是的,这是一种学无止境的念头,也会刺激我们不断地告诫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不能仅封闭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所谓的“标兵”,其实也只是在一个小范围内相对优秀的同学,但如果拿到世界范围内或者是我们国家范围内的话,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不足,并不能说我就可以停下来不努力了。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只是你没见到而已,这一点是我觉得很有意义的。

  4、如何看待学术探索中的困难并将其化解?

  谈到学术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刘泽夷深有体会。他认为,做学术工作,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是关键所在。


  记者: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科研中,在未知的一个境界中进行探索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的。请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走出这些困境的呢?


  刘泽夷:我在刚刚进入实验室的初期,那个时候是本科一年级,年龄比较小。当时我以为我懂了什么是科研,现在想来其实也还没有懂。那个时候其实我对科研不是很了解,但自己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就导致我前面的工作其实走了很多冤枉路,很不划算。因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前期许多工作投入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比如我前面的一两篇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还是没有录用。当然后来也放弃了这篇文章,当时我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考虑太多它的价值大小,贡献大小这些客观因素。当时我想的就是我有一篇文章,那就可以把它发去更多的地方。但是现在我知道,在这个时代,这个情况下那样想还是太急功近利了。后面我整理的时候发现其实当时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好,也就放弃了再去投稿,可能这就是一些冤枉路吧,因为自己急功近利所以你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没有找到最短路径从而浪费了时间。

  记者:所以你认识到了做学术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毅力。


  刘泽夷:对,而且做学术是一定要花时间花功夫的,靠投机取巧是永远不可能有建树的。


  记者:我们也很关心你面对困境是如何走出来的,有什么克服的方法吗?


  刘泽夷:是这样的,我之前有一段时间连续收到很多拒稿通知,可能一个星期有三封。那段时间我确实很崩溃,可以说是有一点“自闭”。之后我就去了北图,冷静想了想。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必须做出改变,就把三篇工作全部重新写了一遍。因为人的水平是不断在进步的,在我最初开始写这些工作的时候水平是有限的,但成长之后,我的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了。我就会用现有的水平把它重新修改了一遍,修改后这几篇文章后面投稿都很顺利。看到了可能性之后,我慢慢提升自己的信心,才让自己一步一步踏实下来。遇到挫折还是要沉下来,不能急躁。


  记者:所以这是给你一个心态的指引。


  刘泽夷:对,从那之后我就没有之前那么急功近利了。面对拒稿通知时也更加淡定了一些,去想怎么解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想我怎么办,要不要放弃。

  5、对于平衡学术工作与生活有何诀窍?

  记者:除了学业上的优异成绩,我们也注意到你的生活也是非常多姿多彩。这样兼顾学业、科研和课余的生活模式你有没有感到疲惫,或是你怎么去平衡这两个方面呢?


  刘泽夷:我觉得丰富的生活是必须的,因为一个人只有科研或者只有学业的话,总有一天是会累的。比如像钟南山院士打乒乓球,或者是像其他很多优秀的科研人士都有自己的爱好,这是必须的。我平衡学习与生活的方法是我会把时间整块化,比如说就把大块的时间统筹出来,把其他的事排开,专注工作,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一些比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等让我自己觉得很开心的事情,作为我生活的调剂。这样一来,我的生活也能变得很充实。用碎片时间做工作其实是很低调的。其实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自己规划得好就会过得很丰富。也就是说,我的方法在于把时间分块,用大块的时间做当下该做的正事,用细碎时间来休闲,调节生活。


  访谈摘要:

 

   1、认识交流、开放的重要性。
        2、科研工作要注重实用性及探索前景。

   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坚定学无止境的信念与持续进步的节奏。

   4、做学术工作,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是关键所在。

   5、把时间整块化专注工作,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充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