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访谈 | 对话优秀学生标兵赵文旭
发布时间:2020-11-25 19:50:32 作者:玉兰新闻社 来源: 玉兰新闻社
浏览次数:
/ 他执着梦想
以三年时间将一封“拒绝”的信变成了一封“欢迎”的信,为自己的梦想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他温暖如阳
“当你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 他有爱相伴
“我的女朋友很厉害,但我们都是沙雕小孩。我经常带她去图书馆学习,经常拍一些好看的照片。”
▲ 国科大招生办公室三年前给赵文旭学长的信

▲ 赵文旭学长三年后的回信

来往的信中写下对科研的热忱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梦想的执着

▲ 来源:西大学工
// “心里没有激起什么波澜,但是有一个小插曲。”
记者:学长收到推免消息时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当时最想做什么?比如说立马想到要回信还是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或者其他?
赵文旭:收到推免消息的时候,心里没有激起什么波澜,因为早在七月份已经签订了协议,所以拿到推免资格后,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系统的开放时间是凌晨,我还填报了上海交大和天津大学,填完就睡觉了。结果到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大学还没回复,而另外两个学校要我确认。我女朋友的浙大预录取通知都来了,我就着急到一分钟刷新几次,不过我还是拒绝了其他两个学校。后来了解到,是当时招生办老师网不好,登不进去,现在想想挺好玩的。
当时只在家里的微信群里边发了一张截图,发了一条动态。回信是后来的事情了,算是对自己这四年的一个交代,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 “从小以来的向往,当想到自己可以有能力去达到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执着。”
记者:从学长的回信,可以看出,学长对国科大可谓是相当执着,这种执着背后是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赵文旭:原因可能就是从小以来的向往,当想到自己可以有能力去达到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执着。如果我没有能力去达到,我不会那么执着的。我是一个佛系的人,如果有一个事情久久不能做到,我可能更换自己的目标,我也会降低标准,但是前提是我已经努力过且距离还很远。

记者:无论是国科大的信还是学长的回信,都离不开梦想两个字,那么对学长而言,梦想意味着什么呢?
赵文旭:梦想,我会把它放在心里,但不会时常提起。我只和少数几个人说过,原因是当我说出我的梦想,到最后如果实现不了的话,自己会觉得很失望,而放在心里,梦想实现后会觉得更开心。
梦想对我意味着什么呢?应该是一种让自己不懈怠的激励。但是这种激励又不一定是梦想,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个物件,可以是某一首歌,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在自己懈怠的时候能够给自己激励的人或事。
记者:学长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也参加过许多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以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吗?
赵文旭:分享两个故事。第一个:那篇论文的实验前期后期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中间感觉忙不过来叫了同班的一个同学。当时试验是在学校外的一个蛋鸡养殖场内,所以每周都要去采样蛋。我去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骑车、骑电动车、打出租车、自己开车,每周五下午取回来后就要当天测定完所有的指标,整个过程虽说不算累,但是每周五都是很愁人的,最后是疫情期间在家中撰写的论文。其实平时我们也会做好多好玩的实验,我们会在学校里养猪、孵小鸡、养小鸡,还有养牛。
第二个:关于参加比赛,倒是没有取得过很优异的成绩。我其实挺后悔没有加入一些成熟的创新创业团队,那样的话我可能可以获得更多奖项。但是这可能也是我的一种个性,喜欢和自己熟悉的同学一起探索,从零基础开始。我最经常组队的是生科院的一个同学,我们一起参加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回校宣讲、互联网+、三创赛等创新创业比赛,几乎有类似的校级活动我们就会一起参加。我们都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每次能拿到奖就会很开心。
//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
记者:学长的三年真的非常充实,似乎每天都有48小时,请问学长是如何平衡学习科研和各种比赛活动以及生活的呢?
赵文旭: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和同学开黑,在刺激战场相约。但是过一段时间如果觉得对自己不怎么满意或者忙不过来了,便会自己去操场跑步,一边跑一边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然后就又“元气满满”。(跑步是我的心情治愈术)
前几天,我对女朋友说,我觉得我和其他学生标兵比起来感觉拿不出手什么,可能是我还不够努力。她说:“你把应该做的努力分散到了每一天,所以你看起来没有熬夜到半夜,没有每天复习十几个小时,但是你把该做的事情都分散到了每一天去做”。我觉得有道理,因为这三年来,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几乎每天都去。在那里,我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最高。其实在我心里,虽然工作或者学习到深夜甚至通宵是很值得敬佩的事情,但我很少那样去做,第一个原因是我一般会提前去做,第二个可能是我比较喜欢睡觉。
其实学习、科研、比赛、生活时间并不矛盾,拿我来讲,事情多起来的时候,我会在手机备忘录列一个列表,看看哪些事比较紧急,哪些可以后边再做。如果实在做不完,我也会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但是有一个原则,我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可以放在后边。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好充足准备再开始做事情,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做事很慢,例如在做党务助理的时候做学院党委的年终党统工作,当时需要填写几十张党统数据表,我花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搜集了学院所有支部相关的原始表格,但是用了不到一天就填写结束,填入系统一次通过,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所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权衡利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轻松完成自己要做的。实在做不完也不需要有压力,果断放弃最不重要的那个,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拿到某个奖项、荣誉或者没有完成某件事情很遗憾,其实过段时间看看,也不过如此。
记者:学长,你朋友圈的签名是“当你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可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赵文旭:这是我大二的时候,还是一个文艺男青年的时候修改的签名。其实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和我不熟悉的人可能觉得我呆板、高冷、不近人情,但是熟悉之后就会知道,我不是那样的。给我感触很深的是,我献过几次血,有一天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大概的意思就是感谢我献的血液,让他的手术很成功。我觉得很暖心,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还有一次,是一个学妹在拿到励志奖学金后来跟我说“谢谢赵老师,你是我们的榜样”,其实我也只是在她入学的时候给她提了一些建议。都是举手之劳,我也同样收获了温暖。
但是我也会有失望的时候。当你经常帮助别人,有的人就会觉得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当你第一次有事去推脱,别人还可能用言语中伤你,一片热心换来一盆冷水。前两天还在表白墙上看到类似的事情,但是我依然相信,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就算遇到了也不要因此改变自己的内心。
记者:学长,可以聊一聊你和你女朋友的故事吗?
赵文旭:我的女朋友很厉害,现在已经被推免到浙江大学读研究生,但是她的夏令营都是我在报名哈哈。我们一起报名参加了浙大的夏令营,她被选上了,我没有,这就体现出来水平了,所以我的女朋友更棒。此外我还给她报名了其他几个大学的夏令营,她也都拿到了优秀营员。
“我们都是沙雕小孩
我经常带她去图书馆学习
经常拍一些好看的照片
不得不说,都是我在指导她拍照
我也会经常吹牛
说自己很有钱
其实已经捉襟见肘了
然后带她去吃好吃的
我见证了她几天复习了十几门必修课
天天互吹彩虹屁
好像没啥了。”
洒下的汗水,是青春
埋下的种子,叫梦想
细碎的时光中
写满了他的努力和坚持
一个温暖的人
发着温暖的光
人心温暖,浅冬不寒
他以热情的态度拥抱生活
科研中寻见光
西大里遇见爱
志趣相投,共同进取
一起成为“最好的我们”
梦归处,是暖阳
愿我们都能从赵文旭学长的故事中
体会到成长的力量
指引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