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思想铸魂“玉兰心”
多项措施并举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2-03-15 16:14:18   作者:张婕   来源: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工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针对实践育人过程中顶层设计不够、实践平台质量不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建设“一流专业”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多项措施并举,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的举措

(一)优化顶层设计,绘就美好蓝图,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浓厚家国情怀

1.修订培养方案,注重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引领

按照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院对三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总学分总体下调的背景下,根据学科特色对实习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不仅适度增加了实践学分占比,而且根据实习实践的需要,在保留《公文写作》、《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分析》等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学术论文写作》、《外交学导论》等实践课程,并将开课时间调整在专业实习前,使课程设置与实践需要相适应,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1  我院《应用伦理学》在渝北区悦来老年康养中心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2.立德树人,注重在实践中进行浸润式德育培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要在怎样立德上多花心思学院以此为出发点引导教师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实习实践期间,注重先进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以良好精神风貌感染学生,在实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浸润式”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热爱生活、与人为善、明礼诚信、自控自律,深刻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浓厚的家国情怀。

(二)拓展实践平台,全力打造专业实习标准范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实践中促“优”,以高质量的实践平台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我院在与重庆市北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省大英县保持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联系北碚区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事宜洽谈,签订合作协议。打造既保障学生权益,又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全方位、覆盖广、多层次高质量实践平台。目前,我院与8家实习单位签订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其中2个基地入选为西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一方面发挥人才优势,鼓励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和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为实习单位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课程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2 学院与区人社局签署合作协议并授牌)

2.实践中立“制”,以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孕育高成效的实习成果

学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实践中探索建立了贯穿学生实践课程全过程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校政师”为组织统领、“院局组”为实体的“两维六层”组织领导制度;以实习单位总基地汇集需求信息的“一集”、实践岗位与学生配置的“二分”、实践基地和学院、学生互评实践效果的“三评”相结合的基地建设制度;以实习前开展公文写作、办公礼仪等政务技能培训的“重训”制度、实习中聘任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开展强化技能教学的“强教”制度与定期关怀学生的“爱生”制度相衔接的过程管理制度;以实习后小组学生“自评”、“互讲”,学院整体评价发现问题“整改”相结合的实习效果评价制度。强化集中实习规范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动态监管,及时洞悉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消除学生初次接触社会的心理障碍,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和实习成效提升。

 

(图3  学院领导看望慰问正在大英县行政审批局实习的学生)

3.实践中互“通”,以多维度的交流合作保障协同育人工作长效开展

学院结合实践课程特点积极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在实践课程设置交流环节构建合作单位-学院-学生交流机制巩固学习成果

学院探索建立领导看望实习生制度通过实习单位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促进高质量实践平台建立,整合校地优质资源,提高实习单位对学生培养的重视度,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学院在实习实践工作中将学院官网、学院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阵地,构建实习小组总结例会、月度实习简报、实习表彰和总结大会等交流机制和平台,交流巩固学习成果学院畅通不同年级学生交流机制通过召开经验交流分享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为下一届学生传承经验促进学生自我总结提高。通过多层次的宣传和交流机制,提升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和水平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三)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实践活动学术化,推进学术创新实践

我院坚持每年举办哲学月、学术科技节、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学生学术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学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和思考。通过健全各项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实践活动,在学术实践中提高学术能力。

2.社会实践活动多样化,奠定科学研究根基

学院通过开展市级示范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校内志愿服务队活动、公共政策宣讲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当前社会形势,锤炼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图4  我院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建章立制,发挥专业实习龙头作用,学生获得感提升

学院依托实践课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育人机制,打造专业实习品牌项目发挥示范效应强化实践育实效

学生对本院集中实习课程认可度非常高,表示集中实习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磨炼了个人意志、提升了专业能力获得感普遍提升。洪伟龙、黄青等同学在“第三届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中获团队冠军。吴慧婷、黄琳等同学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中获优胜奖。王梦菊同学在“2018年‘纳德’杯重庆市大学生公文写作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杨惠君同学在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中获优秀奖施弋杨同学在“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比赛”中获三等奖。

(二)党建融合,注重多维主体协同联动,社会美誉度提升

学院通过与以北碚区为主的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开展组织共建、人员互派、工作联动、资源共享,搭建实践综合平台充分发挥校地合作的协同育人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实习机会合作单位输送优秀人才实现双赢

在实习中,我院学生骆宇区人大领导视察区人社局工作时担任现场解说员,我院黄银花、谢若澜等同学参与区人社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工作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工作认真,表现优异,受到区人社局的一致好评。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还荣获市级优秀团队称号,公共政策宣讲团荣获“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理论研究社团”,“用青春书写华彩篇章,用爱和奉献点亮人生——‘情系教育,政兴教育’市民学校”活动案例入选学校志愿服务案例。

 

 

(图5  学生骆宇为区人大领导视察区人社局作现场讲解)

(三)科教融合,以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学生专业素养提升

学院落实科教融合理念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高水平人才一方面,将教师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寓教于研、以研促教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从事科学研究,实践探索深化理论研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产出一批理论成果例如吴江教授主持的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已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研究论文《大学生集中实习:内涵特征、比较优势与制度建设》、《非师范类大学生集中实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南大学为例》,本科学生宋丹丹与诸彦含教授、吴江教授在《公共行政评论》上发表论文《“需要”抑或“应该”:公共组织谦逊型领导对员工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积极调动整合校园、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探索形成了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活动等载体实践育人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开拓实践育人的新篇章。